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向孙中山学习!民主成于屡败屡战,革命贵在终生激情


[Image: 201209060919571.jpg]


向孙中山学习!民主成于屡败屡战,革命贵在终生激情

中华庆幸:我们拥有孙中山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战神!

   
  导读:1925年3月12日上午,孙中山进入弥留状态,他反复念叨“和平……奋斗……救中国……”一代伟人,奋斗一生,他并没看到中国被救,却匆匆撒手人寰,他留下的​是一串串断断续续的救国省略号,似乎注定有漫长的路在等待着苦难的中国……
  4月2日,孙中山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之后,孙中山灵柩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今天,重温中山先生的世纪遗言: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深思:在国家与人民一起沉没的时刻,究竟是救国要紧还是救人为上?是要救国误民还是要救民弃国?究竟是救民容易成功​还有救国更有把握?


[Image: 201209060919572.jpg]


孙中山的伟大革命事迹
(摘录于维基百科,王一鸣编辑整理)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祖籍东莞县,五世祖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县,十四 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出身于农家,为家中第三子。自小就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其家无田产,佃二亩 半高租田耕种,难以糊口,其父达成还​在村中打更报时。孙中山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 术,故从小就养成勤劳勇敢的精神。
  七岁时,孙中山进入私塾,接受国学启蒙教育,闲暇之余常听太平军老兵讲述太平天国故事,心生佩服向往。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中山还要去捡猪粪。贫寒 的幼年生活,使得​孙中山对于旧中国的民生疾苦有了切身的体会。1878年5月,12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日本,“始见轮舟之奇,沧海 之阔”。在当地,孙中山于英国圣公会​主教韦礼士主持、采全英语授课的意奥兰尼书院 内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正式认识基督教。1882年7月,孙中山毕业,并获夏威夷王国国王卡拉卡瓦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 1883年春,进入​夏威夷最高学府——美国公理会教会学校奥阿厚书院(相当于中学)继续学业。然而入学不过三月,由于孙中山对加入基督教意向不减,又经 常劝说工人不要膜拜关帝君神像,兄长忧​其触犯众怒,二怕双亲斥责,遂断绝支助,将18岁的孙中山送回家乡。不久与同乡友人陆皓东一起“捣毁偶像”,破坏 村中北帝庙神像,不为乡人所容。

  同年冬天,孙中山来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到基督教纲纪慎会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博士主持洗礼加入基督教,孙中山随即入读拔萃书室(今拔萃男书 院)。1884年,孙​中山进入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同年5月,奉父命返乡娶卢慕贞为妻。孙眉获知弟弟成为基督徒的消息后,将其召回夏威夷,试图切断 孙中山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可惜徒劳无功,​几个月后在基督教友人的帮助下返回香港,由于中途辍学的关系,孙中山并未取得中央书院的毕业文凭。
  1886年孙中山持喜嘉理博士的介绍信,到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学堂习医学,结识日后的革命伙伴郑士良。隔年1887年转学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曾 回忆:“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方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学校肄业。” 而当中提到的这所“英文医校”便是香港西医书院。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有问到孙中山于何时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 说:“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至于如何得之,则我于三十年前在香港读书,暇时则散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宏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深刻 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员皆洁己奉公,贪​赃纳贿之事绝无仅有,此与中国情形正相反。”

  孙中山与其三位畅谈革命的友人,清末时被称为四大寇。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尢列;
  就读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期间,孙中山结识许多日后对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师康德黎、陈少白与杨鹤龄,并经杨鹤龄介绍认识尢列。1892年7 月,孙中山以首届成​绩第一名毕业(但是该班只有孙中山和江英华两名学生),并获时任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其后,孙中山于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不管是就学或在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都​常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故当地人将此四人名为“四大寇”。
  孙中山早年的生活有两个特色:一是出身平凡农家,生活朴实而活泼,受传统名教的束缚少,因而敢于做‘洪秀全第二’;二是受西方新式教育,得科学文化洗礼,思想切实而具​开创性,故不惜为“四大寇”之一。
  
筹组兴中会
  孙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尝于1894年6月《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惟李鸿章拒绝面 会,请愿书后来刊​载于上海《万国公报》。失望之余,孙中山11月24日赴夏威夷檀香山欧胡岛募款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为誓言,图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于2月18日召集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讨论筹备“香港兴中会总会”。时杨衢云、谢缵泰等先以“开通民智、 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孙中山以志业相近,与其接洽同操大业,然两派人马在领导权上相持不下,香港总会2月21日成立,却直到10月10日 始以杨衢云任会长,孙中山获起义指挥​权,底定香港兴中会总会与辅仁文社的合并案。租定总会所位于中环士丹顿街13号,外悬“乾亨行”商号招牌作掩护。
  从1895年香港兴中会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十六年间,孙中山发动的十次武装起义中,有六次是香港兴中会和同盟会香港分会,以香港为基地秘 密发动的。香港既​是指挥和策划中心,又是经费筹集与转汇中心、军火购制与转运中心,海内外革命同志的联络与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的避难 场所。
  广州起义 孙中山逃亡于英国伦敦期间的住处,今为纪念有一孙中山的浮雕像

  1895年2月21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利用传统宗教信仰为誓,兴中会 选出杨衢云为会办​,孙中山为秘书。同年3月16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 动,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孙中山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重阳节(10月26日)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 泄密,这次起义失败作收,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在清政府的压迫下,港府颁发放逐令,不准孙中山进入香港,为期五年。孙 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获得踊跃捐输,佛 洋、光绪龙洋、鹰洋各若干。

  1896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被清廷差人暗中非法禁锢,拟秘密押送回国处决,消息曝光后成为国际事件。经孙的老师英国人康德黎营救脱险,孙中 山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孙中山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1897年,孙中山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 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寅藏及平山周,孙中山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

  1900年由于庚子拳乱引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孙中山借此机会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行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鸿 章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清廷的陷阱。而后,李鸿章赴燕京协调庚子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 原香港兴中会核心人物先赴香港,但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台湾日治时期日本台湾总督府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 起义(称惠州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孙中山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9月,孙中山离日再赴檀香山,希 望再次在华侨中发​展革命。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成为致公堂“红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洪 门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美国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 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 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倡导革命 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上海蔡元培、章炳麟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 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 《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与编定“同盟 会革命方略”,并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道程序[。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年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第二次惠州起义 1900年,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15,000元请孙中山离开日,孙中山收款后于3月离开日本。由于此事未经同盟会内部商议,于是引起会内分裂。孙中山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5月命余丑举行第三次潮州黄冈起义,历6日而败。
  1907年6月孙中山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历10余日而败,是第四次起义。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起义于安庆,失败殉难。是第五次起义
  1907年7月,孙中山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再告失败。是第六次起义
  1907年12月,孙中山被越南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南下南洋之后,在胡汉民、汪精卫等支持下,在新加坡另成立同盟会总部,后搬迁到槟城。
  1908年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是第七次起义。
  1908年4月,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是第八次起义。
  1910年2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是第九次起义。
  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分时间在旅途之上,曾环绕地球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此外又先后发动包括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是孙亲自发动的第十次起义)在内的多次起义,直至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 九日)的武昌起义成功击退,掌控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的革命党咸起响应,终推翻清朝。据统计,自1894年到1911年之间发动的革命起义事件计 有29次之多。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当时孙中山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朋友餐厅打工度日,对革命事​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
  
创立民国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图中远后方的红色建筑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在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缉的影响,自1907年起孙中山便长期居留欧美各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人在美国丹佛而不在中国。初闻革命成功时,孙中山还有些讶 异,但随即在海外​华人与美国的同情者间筹集资金。11月2日孙中山从纽约出发,前往伦敦、巴黎游说西方政府与银行团终止贷款给满清政府与支持中国革命。 11月24日从法国马赛启程,乘“狄​凡哈”号邮轮,经停槟城、新加坡、香港,于12月25日抵达上海,并于29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 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并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 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实力有限;虽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军事凭借却是各地的团练与新军,或是混入部分华侨以及洪门与旗下哥 老会的成员,无论​在财政、武器、装备与士兵素质上,皆无法与清朝主力北洋军抗衡。此外由于孙并未实际投入革命战事,故各省革命势力纷纷推出自己的领导 人,使革命势力呈现多头马车情形。革命​军被北洋军接连击败后,孙中山决定与北洋军的统帅袁世凯和谈,希望通过给予袁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袁成为清朝垮台 的最后关键。最后孙与袁达成协议: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由袁​接任,袁则以实际行动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中华民国的成立取代中国过去的帝国体制,孙中山即于13日向参议院请辞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兹后苦 心孤诣协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选任、就职、组职内阁,尤特重其向国民宣誓一事,引导袁氏步入民主程阶。4月1日亲自去参议院宣布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到北京会见,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设中国铁道。8月,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 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 为代理理事长。孙中山自己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他曾打算出卖铁路经营权换取外国借款以完成其铁路建设计划。

讨袁护法: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和中日盟约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认为袁世凯是元凶。孙中山反对法律程序解决,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开民国武力解决政治争端先 河。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1913年8月2日由上海乘德国船舶潜逃至福州,之后转往台湾的基隆,随即再乘日本船舶信浓丸赴日本寻求援 助。袁世凯则于是年10月15日以北京​总检查名义通缉孙中山及二次革命首要。在日本内阁的默许下,孙中山经门司、神户,最后从横滨进入东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向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党员按入党时间分成等 级,享有不同待遇​。部分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俱未有加入。该年7月,孙中山派 蒋介石(化名为田雄介)与丁景梁等人​秘赴东北策动讨袁军事,并对蒋表示,“日本人如果不将东北和台湾交还我们,并保护朝鲜的独立,我们国民革命运动是不 能停止的,你要将这个意思告诉日本将领”。蒋介石后在东​北时将孙的话转达给一位日本联队长,“听了我的话大为不满,面红耳赤而去。第二天就请我(蒋介 石)离开东北。”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称帝。1916年5月1日,孙中山回到中国,住于上海租界区。5月9日,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推翻袁世凯。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号召护法,时任广东省长朱庆澜邀孙赴粤,并派程璧光之独立海军载孙中山、唐绍仪、汪兆铭、伍廷芳等人和部分国会议员南 下广州。抵达广州​之时,段祺瑞“保护共和”已经成功驱逐张勋,但是拒绝恢复被张勋废止的1913年选出之国会。孙中山号召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 议,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旧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 不出大元帅府”的情况。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

  1919年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11月28日孙中山从上海 回到广州。192​1年4月2日,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改总裁制为总统制,4月7日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宣誓就职,开始 第二次护法运动,又称作三次革命。
  1922年5月,直奉战争直系获胜,恢复约法和国会。在粤国会议员纷纷北上。陈炯明主张停战,实行联省自治,而孙主张继续军事北伐,最终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联俄容共
  第二次护法后,因无他国支助,日本人也因孙中山要收回东北而冷淡之,孙中山开始考虑与苏联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 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正式讨论与共产党合作。孙、越会面后曾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引入外援改造中国国民党、建立党军的政策。孙越宣言俄方 表示会从外蒙古撤军,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承诺不在中国进行共产革命,认为共产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在1923年与共产国际合作后,苏俄方面给予孙中山大量军火和银钱援助,并派出军事顾问帮助孙中山建军北伐。隔年,黄埔军校成立。在苏联的影响下,孙 中山同意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力排国民党内反共势力的干扰,坚持“联俄容共”,并积极筹备在 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同年,苏联支持外蒙古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并未从外蒙古撤军。
  
扫荡军阀:北伐
  1923年1月16日,陈炯明部被拥护孙中山的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和倒戈粤军联合组成的西路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孙中山得以在2月21日 回广州,不再称呼​大总统,而是设立大元帅府,任大元帅。12月29日,孙中山落实接受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协助重建大元帅府,共产国际派出鲍罗廷到广州为孙 中山顾问,以苏联共产党为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在苏联援助下,于3月组建黄埔军 校,并以蒋中正为校长。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9月4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讨贼军,以谭延恺为总司令,联合卢永祥、张作霖、段祺瑞,“共抗直系”, 准备进行北伐。10月10日,广州发生商团事变,10月15日孙中山率师回​广州,击溃广州商团武装。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北京政变推倒直系大 总统曹锟,邀孙中山北上共襄国事,此时健康已急转直下。

[Image: 201209060838513.jpg]

逝世
孙中山1925年1月1日抵北京后即开始病发,住进协和医院治疗,1月20日以后,病势严重,不能饮食,经西医诊断为肝癌末期,全肝已坚硬如木,癌细胞四 处蔓延,无法割治​。2月18日出院,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辕,改以中医治疗,先后经由著名中医陆仲安、唐尧钦、周树芬三人共同诊视,情况有所好 转。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药,继续用​西医治疗。此期间汤尔和与汪精卫对中西医治疗爆发争论,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对中医 治疗加以指责。3月11日,孙中山在汪精卫执笔的《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上签字。有关孙中山的确实死因,外界普遍认为是肝癌,而近年根据协和医院存 盘的病理检查报告则认为孙中山原发胆囊癌,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并救治无效。
  12日上午,孙中山进入弥留状态,他反复念叨“和平……奋斗……救中国……”一代伟人,奋斗一生,他并没看到中国被救,却匆匆撒手人寰,他留下的是一串串断断续续的省​略号,似乎注定有漫长的路在等待着中国……
  4月2日,孙中山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成功后,孙中山灵柩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今天,面对中山先生的世纪遗言:我们是否在想:在国家与人民一起沉没的时刻,究竟是救国要紧还是救人为上?是要救国误民还是要救民弃国?究竟是救民容易成功还有救国更​有把握?

遗书与遗嘱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由汪精卫代笔,签署了两份遗嘱,分别是【家事遗书】及【国事遗书】 ,内容如下:
   【家事遗书】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 志。此嘱!【国事遗​书】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 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澈。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效法反清革命:以各种战争绞杀中共完成民主进程

[Image: 201209060102121.jpg]


效法反清革命:以各种战争绞杀中共完成民主进程

附题 中外是如何剪灭腐朽的大清王朝的


  
写下这个题目,有 人会骂我们卖国,没安好心。如果单单为救国,是有点嫌疑;不过,对普通国民而言,卖国只是个笑话——连自留地都没权力卖的人民,哪有能力卖国?在人权高于 ​国权的今天,要想从中共暴政统治下救人,只好先不谈救国,就得借鉴灭清的办法了,那观念就得换一换;毛贼也说过:大乱才有大治,不打破哪有建设?所以我 们也要有大思维,否​则民主人权始终没戏。
  中国既是人民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人类的,也是地球的。为了改变我们被中共统治阶级奴役的命运,我们必须打碎国家机器,而获得自由。刘晓波曾经高喊 “殖民300年”的​口号,殖民并非我们所要的解放:不让中共强暴,就换洋人强暴?不,我们反对作贱自己!不需要非此即彼的受害,我们不仅要求推翻压在我们身上的残暴政权,还必须摆脱受虐心理​,获得精神上的解放。
  我们注意到:在2008年到2012年五年的时间里,中华人民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每年平均发动了不下40000起抗争与暴动,最终都中共统治集团的血腥镇压下归于失​败,这促使我们认识到:中共的杀人机器还是很有效,它们在还是铁板一块,而人民还是如此无奈。
  为什么如此?因为中共有足够多的钱,可以养足够多的打手来维持这个吃人的制度!中共财政部2011年公布的财政收入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说明这些 年来,中共每年的​财政征收都在数万亿元的规模!它们完全有能力豢养如此多的屠夫,另外,中共更大规模的一笔财富是外汇,这个很难啃动,而且还在不断增 长。中共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 8,536.72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12年3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3,049.71亿美 元。尽管中共送给欧美不下1万亿美元,但它还剩下2万多亿外汇储备,而且还在增长之中。外汇被看着是中共末日的逃亡基金,一般不用于国内。
  中国为何成为一个储蓄大国?原因是自古以来这个民族对统治阶级缺乏信心,对社会缺乏信任,人民生活缺乏安全感而形成的恐慌性心理,这个民族不光是人民 存款,其统治阶级​也在忙于攒钱。当然自封建社会以来,未有政府对人民进行扶助的义务,只有奴役和压迫,哪怕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共成了全世界最有 钱的官府,也舍不得拿钱出来,却一再​组织献爱心赈灾募捐。那么中共把它们搜刮来的钱财拿去干嘛呢,一是自己转存国外供子孙享乐,二是媚外求和,维护统 治;现在关于中共高官在海外的非法洗钱的总额据说高达万亿​美元。
  在中共财力、物力、人力如此雄厚的情况下,中共打造了双保险镇压机器,自从8964镇压学生之后,为了防止250万子弟兵拒绝镇压,中共又组建了二百多万武警来执行镇​压,如果武警不够,还有几十万城管民兵预备役组织。城管民兵组织今年便开始在武汉公开推出。
  当今中共与晚清政权的情况一半相似,只有内部起义,没有外部战争,要想撬动中华民主事业,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就要看一看清朝灭亡史,并从中找到民主革命成功的爆发​点。
  1、白莲教起义,首削清朝。时间:清嘉庆元年至九年((1796-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亦称中东摩尼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 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 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2、鸦片战争,重创清朝。时间:1840-1842年,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24年付清)。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虎 门条约》。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 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5年,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清朝遭到进一步削弱。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 的签订,使清朝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太平天国起义,内战再起。时间:1851-1872年。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 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 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军起义再次粉碎了清朝同治中兴 的所有成果。
  4、第二次鸦片战争 再割清朝。时间:1856-1860年。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由,联手进攻清 朝,又被称“亚罗​号战争”(Arrow War)、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并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承诺 协助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5、甲午战争 海军覆灭和《马关条约》 时间:1894-1895年。清朝失败并于与日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定《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让清朝遭受奇耻大辱: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 藩关系;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银2.3亿两。
  6、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6月11-9月21,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 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遭软禁而失败。
  7、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内外大乱。时间:1897-1901年;山东武功组织。1896年,列强要求清政府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引起清廷不满。 1897年11月,山东​冠县梨园屯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圣言会传教士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德国以此出兵占据了今青岛市胶州湾地区,俄军进驻了辽 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之后分别派兵占领​山东威海和广东湛江。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8年,拳民活动在山东加剧。1899年山东巡抚毓 贤,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安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其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 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害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义和​团将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将信洋都教的中国人通被 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杀之。
  1900年,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干涉她废黜光绪感到日益不满,欲报复洋人。慈禧不顾西方抗议,由镇压改为维护义和团,直隶总督裕禄 也由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曹福田到天津开坛聚众;而新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带领北洋新军在山东 大力镇压义和团,稳定山东局势,迫使​一部分义和团拳民逃入直隶境内。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 杆等洋物。
  8、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0-1901年),慈禧欲借义和团排外保政变,结果引火烧身,被八国攻占北京,签订了允许国中之国存在,赔款金额最大的 《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共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亿两(1938年所截止赔偿,共赔了6.5亿两);划定使馆区:将北京 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 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清朝承诺镇压排外斗争,永远禁止成立或加入任何仇外组织,处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共一百多人。
  9、慈禧新政与君主立宪。时间:1902-1911年。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 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承诺并实行立宪,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 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了代​议会。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 的不满和失望。这次改革的根本问题是皇族迟迟不肯让世俗精​英分享权力,拖到辛亥年已经为时过晚,但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慈禧新政等于将清朝放在自 制的火药桶上,又预备了辛亥革命自我埋葬的引线。
  10、广州起义 时间:1895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举国悲痛。10月以香港为中心的兴中会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由陆皓东绘 制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杨衢云坐镇香港,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到广州,准备一举而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大搜捕,陆皓东在这次起 义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广州起义​宣告失败。孙中山及杨衢云则被清廷通缉。香港当局在清政府压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于五年内再次入境。孙中山开始流亡海 外,在日本、美国、伦敦等地宣传革命及筹措经费。
  11、自立军起义 时间: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之乱,陷于无政府状态。1900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五地同时发动勤王(光绪帝)起义。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12、惠州起义 时间:1900年。孙中山决定准备军事起义。6月,孙中山与郑士良、陈少白、杨衢云、英国退伍兵摩根及日本人宫崎滔天、平山周、内田良平等 从横滨抵达香港,​但被港英当局拒绝入境。9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经马关赴台湾。会见日本民政长官之后,得到日本台湾总督府官员承诺支 持在广东举事。孙中山于是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发动起义,也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 子首义、三洲田首义等。起义军在三多祝发展至2万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变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组阁,下令台湾总督府不得接济起义军。起义军因粮绝弹尽 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镇压下宣告失败,史坚如、山田良政等被杀。孙中山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
  13、各地起义 时间:1900年-1907年: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安庆起义、钦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马炮营起义、庚戌新军起义;这些起义均与孙中山有关。

[Image: 201209060102123.jpg]

  14、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主要领袖之一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史载为800多人)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 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后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 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 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但失败​被杀四百多人。远非只有72烈士,林觉民,俞培伦,方声洞是起义中牺牲的著名烈士。
  15、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内阁,显示出清统治者毫无立宪诚意,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5月9日,清政府实行 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 烈。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8 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9月7日,四 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袖,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会。这一举措激起了大量​群众到四川总督衙门请愿,赵尔丰下令清兵弹压,打死30多名请愿群众,酿成 成都血案。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 到20多万。9月2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同盟会成员王天杰、龙鸣剑等人领导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清朝政府得知 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
  16、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最后一击,完成壮举。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 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 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革命准备:四川保路20万参加。清廷调兵入川,湖北防务空虚!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 准备起义。191​1年初,两团体领袖见面秘谈,准备起义,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以文学社的机关为临时总司令部。清 朝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但试制火药爆炸,孙武负 伤,蒋翊武逃走,后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
  起义过程: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300多人)的革命党人程正瀛在巡逻排长发觉的情况下,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并奋力杀死三人,该营革 命党总召集人熊秉​坤当即鸣枪,提前集合,发动进攻,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 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 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 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 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 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 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的同盟会成员何贯中与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立即将军校学生组织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为革命党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武汉光复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 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出任总理的袁世凯故意按兵不动,令北洋军大将段其瑞、冯国璋等人与起义军隔江相望,保持对峙,随后,并促清皇退 位,清朝灭亡。

武昌起义,引领革命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附:辛亥革命中,革命与反革命阵营对照表


革命阵营

  一、同盟会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文学社、个人会员等等,各会人员如下
   A、兴中会:孙中山 ▪ 陈天华 ▪ 杨衢云 ▪ 杨鹤龄 ▪ 陈少白 ▪ 尤列 ▪ 陆皓东
   B、华兴会:黄兴 ▪ 宋教仁 ▪ 章士钊 ▪ 刘揆一
   C、光复会:蔡元培 ▪ 陶成章 ▪ 秋瑾 ▪ 徐锡麟 ▪ 龚宝铨 ▪ 章炳麟 ▪ 熊成基 ▪ 陈魏
   D、共进会:张振武 ▪ 焦达峰 ▪ 孙武 ▪ 熊秉坤 ▪ 伍廷芳
   E、文学社:蒋翊武 ▪ 刘复基 ▪ 张廷辅 ▪ 胡瑛
   F、个人会员(包括留学生和反清人士):邹容 ▪ 陈其美 ▪ 徐宗汉 ▪ 林觉民 ▪ 廖仲恺 ▪ 谭人凤 ▪ 林森 ▪ 唐绍仪 ▪ 咸马里 ▪阎锡山 ▪ 胡汉民 ▪ 赵声 ▪ 陈炯明 ▪ 郑祖荫 ▪ 蔡锷 ▪ 汪精卫▪ 蒋介石
  二、革命军:黎元洪(武昌) ▪ 吴兆麟(武昌) ▪ 何贯中(保定) 李济深(保定)


反革命阵营主要为清政府要员


  
一、执政皇族:光绪帝 ▪ 慈禧太后 ▪ 隆裕太后 ▪ 爱新觉罗·溥仪 ▪ 爱新觉罗·载沣 ▪ 爱新觉罗·载洵
  二、立宪派:康有为 ▪ 梁启超 ▪ 谭嗣同(牺牲) ▪ 严复
  三、外务大臣:戴鸿慈 ▪ 端方 ▪ 李盛铎 ▪ 尚其亨 ▪ 爱新觉罗·载泽 ▪ 绍英
  四、镇压军:萨镇冰 ▪ 荫昌 ▪ 博尔济吉特·瑞澄
  五、北洋军阀:袁世凯 ▪ 段祺瑞 ▪ 冯国璋 ▪ 徐世昌 ▪ 吴佩孚 ▪ 曹锟 ▪ 张勋

  近100多年的内外战争彻底消耗了大清王朝的元气,它在辛亥革命的最后一击之下,安静地离去。中国开始步履蹒跚地迈向新世纪的另一轮内战,辛亥革命并 没完成他的使命,​中国陷入了国共大绞杀之中,因为民主革命并没有成功,但中华民主必将在21世纪初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将终结国党两党轮番祸害中华的百年 恶梦!
 
[Image: 201209060102122.jpg]

目前,中共与周边国家潜在的战争


  
A日本:东海钓鱼岛,冲突风险最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推动;
  B越南:南海,冲突风险最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推动;
  C菲律宾,南海冲突风险最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推动;
  D马来西亚:南海,冲突风险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推动;
  E印度:藏南,冲突风险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推动;

中共边疆地区独立要求

  
A台湾:内乱,风险最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加以联合;
  B新疆:内乱,风险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予以联合;
  C西藏:内乱,风险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予以联合;
  D内蒙:内乱,风险大,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予以联合;


各地民暴

     各地民暴:正如火如荼,国内外爱国人士、民主人士和国际社会应当予以推动;要想促进历史的巨大转变,民主革命大思维必须从爱党国向剿共党转变!


[Image: 2012090601021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