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 采1吨扔2吨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发现,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采1吨扔2吨现象普遍存在。
宝贵的煤炭资源为什么会被白白浪费掉?是否有办法防止这种现象?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进行了20余天的调查采访。
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
根据2002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基础储量3340.88亿吨,资源量6860.62亿吨,居世界第一;可开采储量达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人均占有量却仅有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煤炭资源尽管总量丰富,但还是相对贫乏。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张宝明曾痛心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国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煤炭资源就浪费了280亿吨。”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拥有各类煤矿2.8万座,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开采出来的煤量和可采储量之比) 平均只有45%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2.6万座,这些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
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煤炭产区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其中,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产区,煤炭平均资源回采率只有40%左右,该地区的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0%- 20%,每挖1吨煤要消耗5-20吨资源。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他们每挖1吨煤只消耗1.2-1.3 吨资源。平均下来,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相当于采1吨扔2吨,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为19.5亿吨。我国煤炭产量每年增长1亿吨,据此计算,20年后,我国的煤炭总开采量将达到590亿吨。如果回采率仍然维持在30%的水平,那么至少还将有1180亿吨煤炭资源被浪费掉。
回采率低下将使我国剩余的70%未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有相当一部分因自燃而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同时,还会造成地质灾害,优质煤一旦接触到空气,最短9天,最长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就会发生自燃,这极可能导致开采不到位的煤炭在地下开采巷道中形成火区。
煤炭回采率低下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大量宝贵的煤炭资源被白白浪费掉?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叶勇告诉记者:“我国煤炭回采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采煤方法落后,那种房柱式、巷柱式的采煤浪费极大。我国许多煤矿煤层都比较 厚,14米厚的煤层大约采5-6米后,上面的煤层就落不下来了。因为没有支护,如果继续采就很危险,只好退出去再重开一个面,再采个5、6米。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大大小小的矿主为了利益,采厚弃薄,采易弃难,以大量消耗资源、缩短矿山服务年限为代价,结果使资源严重损失。”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土法采煤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回采率低,开采方法落后还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全国煤矿平均资源综合回采率低,从而加剧了全国煤炭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而供不应求又刺激了矿主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加大生产能力,更是增加了生产的危险系数。我国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于这个恶性循环。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利用的3469亿吨煤炭资源量中,大型矿井利用资源量约680亿吨,中型矿井利用资源量300亿吨,而小型矿井利用资源量近2500 多亿吨,其中,乡镇小煤矿占用资源达2200亿吨。显然,我国煤炭供给是建立在小型煤矿的基础上的。国有煤矿可采储量有限,在不建新井的前提下,生产能力 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小型煤矿生产能力和煤炭产量波动大、资源回采率极低,是主要的浪费源。
这种煤炭资源浪费现象,在山西、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地普遍存在。以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煤炭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1/6, 200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产煤量过亿吨的地级市。鄂尔多斯市煤炭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是一个地方小型煤矿、乡镇煤矿集中的区域,其地方煤矿中,面积小于0.5平方公里的煤矿近250座,且服务年限低于10年。全市552座地方煤矿中有近200座煤矿剩余储量不足300万吨。
如果按照目前每采1吨煤动用3吨储量计算,地方煤矿剩余的13亿吨储量将在2010年以前彻底采完。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优质动力用煤富集区域,其***低灰煤占36%,拥有全球稀有的优质动力绿色环保煤种。“这么好的煤浪费了,太让人心疼!”鄂尔多斯市一位老干部感慨地对记者说。
鄂尔多斯市的“黑色革命”
针对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现象,山西、陕西、黑龙江、山东等几个产煤大省都做了大量工作,使部分大中型煤矿回采率达到了80%左右。但这些都是个案,只是局部改善,没有形成规模。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鄂尔多斯市采访时发现,该市针对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现象,采取了一个被称为“黑色革命”的特别措施。
据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李世镕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自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有了成倍的涨幅。这使鄂尔多斯市积累了一些资本,推广机械化有了更雄厚的资金基础。今年3月,市政府发动了3年抢救煤炭资源攻坚战,决定在至2007年的3年内,通过大规模整合、关闭行动,将目前552座地方 煤矿,压缩至300座。把土法采煤全面变革成为高档普采或者机械化开采,提升回采率。市辖所有煤矿回采率必须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65%-75%,全 市必须实现平均75%的回采率。时限一到,不达标的煤矿立即出局。
李世镕告诉记者:提出“三年攻坚战”之初,一部分企业老板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对市政府的决心将信将疑。这直接影响到此项改革进程和那些正在推行机械化的煤矿的利益,因为上机械化开采1吨煤的成本是40元左右,比传统方法开采 成本要高20元左右。“对此,我们送给观望者两句话:‘观望等于关闭,等待就是等死’。彻底堵死了他们观望的后路。”
记者随意走访了一家已经被关闭的煤矿。据了解,这家年产6万吨的满仓煤矿,在今年3月被管理部门关闭,大约还余下60%的储量。记者发现,通往煤矿的道路已经被土堆封堵,在当地的道路施工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辗转进入矿区。在现场记者看到,矿井的井口已经被巨大的土堆掩埋,成了一个小土丘,一台破旧的鼓风机机头废弃在土丘旁,矿工的休息室和磅房也已经荒弃,门上的锁早已生锈,输电设施只剩下两根光秃秃的电线杆。记者试图联系该矿的矿主时,被告之此人已经离开了当地。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鄂尔多斯市已经关闭了40座类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整改无望的小煤矿,他们的矿产资源将整合到其他煤矿中,使其他矿达到一定资源规模,以便上大型机械化设备,进行二次开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