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6日星期四

从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说开去

从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说开去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执着追求正义兼爱理想的伟大思想家,这些人的光辉思想与西方思想家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其思想的产生时期远比西方要早,这种宝贵的精神遗产曾经令中华民族感到非常自豪。其中墨子的行侠仗义,赴汤蹈火,和孟子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的崇高风范,更是激励着历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公平正义,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慷慨赴难。而墨子的兼爱和侠义,则成了当代古装武打片的精神源泉,荧屏侠义也一度带给了广大弱势群体不小的心灵慰藉。
然而墨子,孟子的正义思想与历代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背道而驰,在思想的博弈中,克已复礼的孔子博得了帝王们的青睐,在统治资源的支持下,孔子独享尊荣,正义日趋没落,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莫大悲哀!
经历了漫长的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终于拂去蒙尘,墨、孟先圣的思想终于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旗帜下得以践行。清末涌现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伟大英雄人物,林觉民先烈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与妻书》中就引述了孟子的名言:“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并将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与妻娓娓道来:“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其视死如归的襟怀是多么的可歌可泣!!!
今天中共国人是如此的和谐沉睡,明哲保身,趋利避害,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了逃避屈辱的最大遁词。中华民族还有正气吗?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了林觉民先生那种推己及人的大爱,没有了对中华民族的苦难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没有了奋不顾身的英勇斗争,才能导致了人民的蝼蚁之命不断重演。
我们不妨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引申开来,如果我们都有那种“奸人母犹奸吾母,奸人妻犹奸吾妻,奸人女犹奸吾女,奸人幼犹奸吾幼”的羞忿之心,还能愤而不起吗?还能面见先人于九泉吗?如果我们都有那种杀人父如杀已父,掠人产如掠已产,拆人房如拆已房,抢人财如抢已财的共同仇恨,还能不像巴黎人民一样,自发拿起武器,进行浴血奋战吗?难道我们还要等到共党匪帮来挨个烧,挨个杀,挨个抢,挨过奸吗?难道中华民族连这点见识都没有吗?
说穿了,我们的骨子里都还抱着南京大屠杀发生前那种深深的侥幸心理,一心祈祷着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然而,满目凄凉,遍地哀号,黑暗和苦难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你我能幸免得了吗?同胞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